img
img

溫馨提醒

歡迎加入躍齡健康 LINE 社群,您可留言告知所需的協助,我們會儘快回覆您。
   


樂享好時光|躍齡健康

一場沉澱心靈的旅程-新北市美術館

2025-05-12

img

再度走進純樸寧靜的鶯歌小鎮,這次不是為了購買陶器,而是為了參觀新北市美術館。從鶯歌火車站出來後,穿過對街的小巷,一棟嶄新的現代建築便映入眼簾。


img

新北市美術館以「蘆葦叢中的現代美術館」為設計發想。


建築由建築師姚仁喜設計,外觀以數千根高低錯落的鋁管,搭配清水模堆疊出素樸的灰色調,遠遠望去,像似一叢佇立在城市邊緣的蘆葦,靜靜地與城市對話,吸引人駐足。


img

牆面以純粹的杉木斜紋清水模工法,展現獨特建築工藝。


走進館內,挑高的空間一下子打開了視野。八層樓的通透設計,打破了傳統美術館的封閉感。大面積的玻璃帷幕,引入自然光線,光影隨著日照在牆面流動,彷彿建築本身也在呼吸。


img

打破封閉感,空間開放通透,光和人都能自由穿梭。


img

挑高空間內有光線自由流動,行走其中如同漫步於時間之中。


展覽空間沒有過度的裝飾與聲音干擾,在這兒像是在城市裡悄悄找到了一個安靜又自由的角落,時間也跟著慢了下來。


img

美術館內設有可供休息的坐椅


處於作品與空間之間,心情也能慢慢沉澱下來。這裡沒有喧囂,也不需明確的目的,只是靜靜地坐一會兒、看一會兒,步調便不自覺地慢了下來。


img

站在天台上,沉澱心情,放慢步調。


img

NTCAM 五個字母拼出不同的表情符號,也象徵新北市民的多元性。


img

光影隨著日照在牆面流動,彷彿與人產生對話。


img

場內沉浸式投影與大型空間裝置,豐富了視覺饗宴。


img

觀眾自在坐著,讓影像與聲音慢慢滲進心裡。


年紀漸長,越能體會有些風景是要停下來才能看見。新北市美術館不僅只是欣賞藝術的場所,更像是城市中的一處喘息空間。彷彿在提點我們,生活不必時時往前衝,有時停下腳步,也是另一種前進。


img

新北市美術館開幕展作品之一「女媧神功」陳浚豪。


img

「女媧神功」運用蚊釘構築畫面,聚焦廟宇繁複的裝飾與層層堆疊的建築。


img

展區設有中 / 英文語音導覽,方便觀眾深入了解展覽。


img

採光充足且動線分明的電梯,提供觀眾使用


這裡像城市裡的一處留白,提醒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,也要留一點空間給自己,好好呼吸並且好好生活。選個日子邀約家人與朋友們,一起來好好感受這屬於全民的美術館吧!


img

美術館旁的新美聚落,提供民眾休息與放空。


img

美術館位於三鶯新生地,與陶藝小鎮融為一體。


img

開幕活動的戶外市集熱鬧登場,讓館外也充滿人潮與活力。


img

即使在夜晚,館外的人造發光石頭提供低度照明,亦成為特別的一景。


img

開幕系列活動之一包含主館光雕秀。


作者|小藍菁



➤ 想知道更多讓生活豐富有趣的方法嗎?歡迎加入躍齡 LINE 或下載手機 APP,最新資訊不漏接!

  1.   躍齡 LINE  img

      安卓 APP   img

      蘋果 APP   img



活動資訊

官網 新北市美術館
地址 新北市鶯歌區館前路300號
電話 02-2959-6020
時間 週一休館
週二~週五 10:00-17:30
週六~週日 10:00-18:00
戶外園區全時段開放
票價 全 票 NT 100

團體票 NT 75
20人以上團體

優待票 NT 50
大專院校以上學生、65歲 (含) 以上長者、持志工榮譽卡之志工

免 票
高中職學生、16歲 (含) 以下學童、身心障礙者及陪同者乙名、低收入戶、導遊、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CAM會員、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會員。

新北市民
平日免票入場,週末及國定例假日享優待票。
其他
  • 團體導覽預約
  • 路面平坦易行
  • 寄物櫃 (1F)
  • 多處休息座椅
  • 一般/無障礙廁所
  • 台鐵 鶯歌火車站
    從「臺鐵鶯歌站」下車後,由「文化路」出口至對向「捷運通廊」,步行約6分鐘即可抵達。
    公車 鶯歌火車站》
  • 5101、702、851、F653、F656
  • 新北市美術館》
  • 981、917、939 副線 (例假日停駛)、731 陶藝山水環狀線
  • 陶瓷博物館》
  • 幸福巴士 F652 延伸線
  • 停車場 三鶯轉運站北側停車場
  • 新北市鶯歌區館前路與文化路交叉口 / 三鶯轉運站北側
  • 三鶯轉運站南側停車場
  • 新北市鶯歌區館前路與文化路交叉口 / 三鶯轉運站南側
  • 北鶯停車場
  • 新北市鶯歌區館前路與文化路交叉口
  • 礫間停車場
  • 新北市鶯歌區文化路371巷與館前路交叉路口

  • ※ 補充說明
      以上圖文及資訊內容均授權自 小藍菁,未經許可請勿隨意轉載、抄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