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mg
img

溫馨提醒

歡迎加入躍齡健康 LINE 社群,您可留言告知所需的協助,我們會儘快回覆您。
   


居家照顧技巧|牙驛通

牙齒搖晃就要拔牙嗎?居家病患與家庭照顧者必知3大關鍵!

2025-07-16

img

根據健保局統計,民國112年全台灣申請牙醫到府的人數為1,752人,共使用3,684次牙醫到府服務。而牙驛通在民國113年已服務750人次,其中超過60%的病患牙齒晃動的狀況,許多家庭照顧者會提前詢問:「可以在居家環境拔牙嗎?」因為不知道該怎麼處理,也擔心吞入脫落的牙齒可能會噎到。

牙齒搖晃確實可能會影響進食與健康,但拔牙並非唯一解決方案。尤其在居家環境下,需要考量臥床病患的年齡、身體狀況、藥物使用情形、器械、環境、感染控制等等因素,拔牙需要十分謹慎的對待及評估。


牙齒晃動就一定要拔牙嗎?家庭照顧者必知的3大關鍵


牙齒晃動是許多患者及家屬關心的問題,但並非所有晃動的牙齒都需要拔牙,應視情況並且交由牙醫師進行專業判斷,尤其是居家患者是有多重疾病的情況下,更需要謹慎評估,有3大關鍵:


一、牙齒晃動的原因

牙齒搖晃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種:
  1. 牙周病:牙齦與齒槽骨萎縮,導致牙齒缺乏支撐。
  2. 嚴重蛀牙:蛀蝕過深影響牙根,造成牙齒鬆動。
  3. 骨質疏鬆:齒槽骨密度降低,使牙齒變得不穩固。
  4. 外傷或長期咀嚼無力:可能導致牙齒鬆動甚至脫落。


二、什麼情況需要拔牙?

拔牙(Tooth Extraction)是牙科治療中常見的程序,通常用於治療嚴重蛀牙、牙周病、智齒問題或矯正治療需求。拔牙並非是所有牙齒問題的唯一解決方案,尤其是牙齒晃動時,此外,對於正在治療骨質疏鬆的患者及使用抗凝血或抗血小板藥物的病人,拔牙更需謹慎。

經牙醫師進行專業的判斷後,如果有以下情況可能就會建議拔牙:
  1. 嚴重牙周病:當牙齦與齒槽骨遭受嚴重破壞,牙齒因支撐結構不足而劇烈晃動,且無法透過牙周治療挽救時,可能需要拔牙。
  2. 嚴重蛀牙或根尖感染:若蛀牙或根尖感染已影響牙根,導致牙齒結構無法修復,拔牙可能是唯一選擇。
  3. 外傷性牙齒鬆動:若牙齒因外力撞擊而嚴重移位且無法固定,可能需要拔除。


三、居家環境風險高


在醫療院所拔牙,有完善的消毒環境與即時醫療處置,但在居家環境拔牙,難以達到醫療院所消毒標準,感染風險相對較高;術後護理不易,若照護不當,可能導致傷口發炎或疼痛加劇。

牙齒搖晃初期都是左右搖晃 (輕度),最後才是上下左右都搖晃 (重度)。

對於一般人來說,可以去醫療院所就醫,牙醫師會根據造成搖晃的原因及搖晃的程度進行評估和治療,如果已經無法補救就會建議拔除。

然而臥床病人,因行動不便無法至醫療院所就醫,因此如果只是輕微晃動,不影響進食與日常生活及感到不適,建議每日維持良好口腔清潔,持續觀察即可,待搖晃程度較嚴重 (上下左右搖),再來評估拔牙或是等自然脫落。

臥床病患如有必要可至特殊需求牙科尋求協助:身障者無法配合看牙,什麼是【特殊需求者牙科】?!



居家拔牙的術前與術後照護指南


拔牙是一項外科手術,術前術後的準備與護理至關重要,尤其是在居家拔牙更需要特別注意,以降低併發症風險。

拔牙術前準備:

  1. 健康狀況評估
    告知牙醫師是否有糖尿病、高血壓、心血管疾病、腎臟疾病(洗腎患者)或免疫系統問題,建議有相關疾病的患者,皆與主治醫師確認目前相關病症是否穩定,可否進行拔牙。
  2. 止血風險停藥評估
    若有使用凝血或抗血小板藥物,須提前與開藥醫師討論是否可停藥以及怎麼停藥等相關注意事項。
  3. 骨質風險停藥評估
    若使用骨質疏鬆藥物,應先諮詢主治醫師是否適合拔牙,以及要等到何時才能拔牙(大多建議至少要停藥3個月以上,且要傷口恢復後才恢復用藥)。
  4. 拔牙及麻醉評估
    拔牙前亦須確認是否曾經有麻醉相關藥物過敏史,並簽署拔牙及麻醉同意書後,始可進行診療。

拔牙術後照護:

拔牙及手術後的併發症可能有腫、痛及發炎,這是正常現象不要擔心。切勿抽煙或喝酒,否則會使傷口不易癒合。

A. 拔牙後必須-止血與傷口護理:
  1. 咬緊紗布或棉花至牙醫師指定時間 (約30至60分鐘),如病患無法咬住紗布,需照顧者協助按壓以加壓止血。
  2. 兩小時內,口水與血液應儘量吞下去,避免吐出導致持續出血。
  3. 如需吃藥,請依照醫師囑咐吃藥。
  4. 待麻醉劑效用消失,始可進食軟質食物。

B. 拔牙後-清潔維護:
  1. 傷口附近的牙齒可輕輕的刷,其餘的牙齒應維持正常的刷牙。
  2. 如有特別需要,請依照醫生囑咐來清潔拔牙後的傷口;可在刷牙之後,再用不含酒精的漱口藥水來漱口。
  3. 如果拔牙傷口的清潔沒有做好,會引起發炎,導致患者更腫痛。

C. 拔牙後-如何消腫與疼痛控制:
  1. 拔牙後傷口附近區域會感覺疼痛是正常現象。
  2. 依照醫生囑咐吃止痛藥以減輕疼痛。
  3. 拔牙後,冰敷傷口附近區域約24小時至48小時 (由醫師視傷口大小判斷後告知時間);冰敷方式為15分鐘冰敷,5分鐘休息,重複進行;冰敷的目的是讓傷口不要腫脹太大。
  4. 拔牙48小時後,請用40到60度熱水熱敷,熱敷的時間越長越有效果,熱敷的目的是消腫;一直熱敷到拆線為止;如有必要,可一直熱敷到傷口痊癒為止。

D. 其他應注意事項:
  1. 拔牙後或已止血後,請不要吐口水,以免造成再度流血。
  2. 依照醫生囑咐咬緊紗布 (棉花),超過2小時後,如仍有主動流血現象,建議立即就醫。
  3. 在拔牙2-3天之後,傷口附近的區域若仍會感覺劇烈疼痛,請立即就醫。

結論

拔牙是一項需要謹慎考量的牙科治療,非所有牙齒鬆動的情況都需要拔除,應視牙周狀況與牙齒健康程度決定,家庭照顧者在面對居家患者的口腔問題時,應與醫師充分溝通,評估拔牙的必要性與風險,確保病患能獲得最合適的治療方式。

還是不確定怎麼開始申請牙醫到府嗎?

歡迎加入牙驛通 官方LINE 或填寫【牙醫到府申請表單】,我們將由專人協助您確認身份、準備資料,一步步幫您完成申請流程!

 ※ 有關資訊授權自 牙驛通
 ※ 內容以其官方網站最新資料為主。